MF项目召开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征询会
发布者:金融硕士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商学院
3月7日,我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举办2021MF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征询会,MF学术主任汪冬华主持会议。上海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系主任冯芸,商学院专业学位职业导师、银河基金投资经理叶佳波,商学院专业学位职业导师、横琴金融投资集团总经理张君华,2018届校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汪艺,2019届校友、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林笑宜,2020届校友、上海发改委陈鸿坚,“公司金融”模块课程组组长叶志强,“量化金融”模块课程组组长林黎,“金融科技”模块课程组组长麦勇,MF项目唐怡主任,专业学位中心教学与学位管理部徐婷婷副主任,MF教学陈静老师,MF学位丁晶老师,2019级全日制在读生张磊参加了本次会议。
汪冬华主持并介绍了与会专家老师和学生代表,随后对MF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模块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详细介绍。
校外专家参考兄弟院校的做法,给予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从雇主和行业的角度对培养方案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冯芸教授结合交大安泰MF的招生规模、生源构成、课程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对招生培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技术背景+金融的复合型人才。职业导师张君华先生首先肯定了学校在课程设计方面是走在社会应用的前列,金融行业中传统金融生源比较饱和,金融科技人才供不应求,需求背后的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金融与科技的相遇,从两个方向派生出一对概念:金融科技(FinTech)和科技金融(TechFin)。华东理工大学以理工科见长,如果能够在生源上侧重理工科,结合理工特色,做学科交叉,落脚点放在科技,一定能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金融精英。职业导师叶佳波女士曾参与2019-2020上海市金融科技白皮书的调研过程,她指出企业在金融科技的研发上已经走得很深远了,除了校内学科的传统学习,引入业界企业的课程开设,共同的项目合作制课程,让企业项目入校开设课程、学生参与、学校监督,三位一体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MF校友和在读生结合自己在校经历和亲身感受,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和需求。学生代表表示金融学生对实习、就业和考证尤其关注,建议学校能够在早期的职业发展课程中通过邀请业界代表向大家深度介绍券商、投资、基金、银行、实业投资部等工作每日日常和工作方式,这将有助于大家日后的择业和职业方向的选择。另外希望将课程设计和职业证书相结合,把考证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校友表示在实际的金融工作中产业的底层逻辑、行业研究中的底层逻辑很重要,希望能增加产业研究相关的讲座安排。另外大家表示商学院专业学位是个大平台,希望能够在选修课、学生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将平台优势最大化利用。
本次会议通过企业和学生需求方、教学方、主管单位、教学课题组等多方的充分交流,探讨了学科的系统性和细分性,以及如何提供同时满足社会、企业、学生需求的课程等诸多问题,对专业学位MF教学培养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以及课程设置的革新带来启发,为我院打造MF特色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三位模块课程组组长对来自各界的建议献策表示感谢,表示将用行动来践行,用成果来回应,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金融业领军人物和金融市场专业人才。